《自动化博览》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智能制造环境下的企业成本优化分析

 
来源:自动化博览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引言

我国是制造大国,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质量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等。针对这些问题,世界各国开启了制造领域内的产业变革。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新一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技术实现深度融合,形成应用性更强、效益更高的智能制造技术。

智能制造是贯穿于企业研发、采购、生产及销售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体,是我国制造企业创新发展路径、实现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对我国企业的组织机构、生产制造流程以及成本管理方式产生较深的影响。通过构建和实施智能转型的路径,实现全流程、全方位地智能控制,以此实现优化制造流程、控制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益、改善运营质量的发展目标。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高速发展,智能制造领域一直是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焦点。赵东标、朱剑英(1999)在介绍智能制造技术时,着重强调了其工作的全面智能化和信息的集成自动化,他们认为该项技术实现了人与机器的巧妙联结。黄群慧(2019)在其研究中肯定了智能制造对于制造业发展的优势,认为通过技术革新,可以增量带动存量,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智能制造的生产模式能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成本管理与控制。吴珊、龚业明、张金隆(2020)基于其实地调研中所获取的调研数据,提出我国智能制造企业的发展路径。他们认为,智能制造旨在将数字化、智能化与网络化融合在一起,通过构建和谐的产业生态,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效率”和“效益”。赵烁、陆瑶、王含颖、彭章(2019)认为在企业中用全自动化的智能设备和流程化的数据管理来代替人力,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保持完美的生长曲线,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苏会灵(2020)在其研究中,从协同融合的视角剖析智能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运行机理以及实现路径。她认为智能制造在赋能助推我国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等方面已成为大势所趋。借助信息化技术,确保企业真正实现成本的实时动态控制。周济(2019)在其研究将智能制造定义为一个贯穿于产品生产制造与服务全生命周期的不断演进的大系统,认为它为我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历史性的机遇。冯毅萍、章途潮、陈歆(2020)基于智能制造的大背景,建立了一种适应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多要素生产模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成本把控,最后印证了“智能制造可以有效地把控和优化成本”的结论。

总体而言,智能制造是在创新驱动下形成的商业生态圈系统,从设备、员工到整体运营流程各方面落实“智能管理”的理念,与此同时合理、有效的配置智能化管理工具。通过优化研产销流程,加强经营过程中的可控性,让企业从一个“制造者”转变为“智造者”,在有效管控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案例概况

A公司在1999年成立,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是集氨纶技术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制造与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制造型企业。公司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人才为资本”的经营理念,聚焦于氨纶的研发与生产销售,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成为全球聚氨酯制品材料行业龙头企业。

近年来,氨纶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优质产能云集。为了应对科技创新带来的冲击力,A公司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引入智能制造理念,在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等环节,深度融合智能技术,完成数据的收集、分析、共享与储存,提升信息共享程度的同时,还可以全面掌握公司的业务流程与经营成果。通过引产智能化设备,改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优化产品品质及服务质量。通过构建智能转型框架,搭建“智能工厂”,加速企业内部资源的一体化整合,实现组织变革。

三、A公司智能制造与成本优化的业务实践

为加强成本优势,A公司通过“大智移云”技术,完善信息平台,依靠ERP系统、生产线成本核算模型等现代化的数据分析系统,从研发、采购、生产及销售等四个维度实施智能化改造,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制造云。简化业务流程的同时,实现精准化对接、精益化管理。

(一)研发环节铸造竞争壁垒

智能制造的时代背景下,A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注重创新驱动,因企置宜引入智能制造理念。在坚持制造业原始技术积累的前提下,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将智能设备、研发技术及运营资源糅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智能制造系统的良好信息集成功能。

A企业拥有成熟的研发系统以及完备的研发人员,并于2010年引入智能研发系统。借助ERP系统以及现代化的数据分析系统,及时捕捉市场动态,对市场需求进行精准预测,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以及竞争力。通过建造智能制造平台,协同研发差异化产品、升级改造研发流程、加强信息共享,对研发技术进行社会性、开拓性与普惠性的赋能升级。除此之外,企业在核心技术层面加大投入,自主开发了氨纶反应机理、工艺配方等方面的自有核心技术。

虽然研发技术的投入一定时期会加大企业的成本支出,但是一方面,从长远来看,智能制造的持续推进,可以有效降低智能设备的固定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智能化改革,机器替代人工,“制能”发展成为“智能”,极大程度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二)采购环节优化原材料成本

A企业于2008年引入CRM供应商管理系统,并将其与ERP系统相协同使用,构建一个集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的采购信息化平台。根据仓库显示的库存物料信息以及市场预测需求,借助条码技术以及供应链协同作用,及时高效确定所需原料的订货期以及采购量。并且在仓储链条设置智能化的仓储平台,对库存物资实现实时管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以及采购的科学性,保证供货的及时性以及原料成本优势。

(三)精益生产保证市场需求

在智能制造技术的支持下,企业的生产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企业可以更加贴近客户与市场,能够更为精准的把握市场动态,创造出“用户驱动需求”的生产模式。生产理念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转变,提高了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A公司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之下,积极提高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程度,通过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生产供应链环节的流程改造,打造集数字化、信息化于一体的“智能工厂”。借助“智能工厂”,实现高品质的规模化生产、高精度的顾客定制,优化了产品的生产流程。通过引入自动落筒技术,自动收集卷绕完成的半成品氨纶卷,并同时完成空纸管的更换、产品的合格检验、生产批次的喷码以及外部包装等流程性的工作。将机器代替人工落于实处,进而解决人工成本过高的问题。

(四)智能销售保增效益

智能技术在企业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企业供应链各环节的附加值提供了充分地可能性,促使企业的生产聚焦于用户需求、用户体验感,销售由库存积压式转变为预约预售式,实现快速交付、全面监控。信息网络促使“人、机、物”深度融合,保证企业上下游供应链链条完整,资源配置更加便利有效。

A企业通过“销售云平台”的设立,可以在前期及时归纳整理客户搜索需求,及时发展全渠道推广自动对接,在销售完成以后,自动形成多维度销售报表,实现销售流程可视化,增强研产销一体化。同时,借助CRM实现对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让销售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开展客户互动,降低销售使用成本,实时同步跟进信息,打破内部信息孤岛,实现销售闭环,以此增加企业效益。

结语

智能制造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是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对制造技术进行的集成创新、赋能升级。A公司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之下,通过构建智能转型框架,从研发、采购、生产及销售等四个环节保证智能化精益生产的同时,实现优化成本、保增效益的企业目标。我国制造企业应当把握好智能制造的好时机,加快推进智能化建设,优化生产工艺,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1]赵东标,朱剑英.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发展与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1999(08):3–5.

[2]黄群慧.《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19:中国制造40年与智能制造》书评[J].经济学动态,2019(11):156–157.

[3]吴珊,龚业明,张金隆.中国智能制造百强评价及发展研究[J].管理学报,2020(02):159–165.

[4]赵烁,陆瑶,王含颖,等.人工智能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来自中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公告的证据[J].投资研究,2019(09):84–107.

[5]苏会灵.智能制造企业多层动态成本控制体系构建——基于LP+IT+ABCM协同融合视角[J].财会通讯,2020(16):166–170.

[6]“新一代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智能制造研究”课题组,周济.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J].中国经济报告,2019(02):36–43.

[7]冯毅萍,章途潮,陈歆.面向智能制造的多要素生产成本建模方法[J].化工学报,2020(03):1111–1121.


文章来源:自动化博览 网址: http://zdhbl.400nongye.com/lunwen/itemid-48669.shtml


上一篇: 暂无
下一篇: 2022年征订进行中!中学生博览全新起航!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自动化博览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